彼得宣信耶稣是基督马可八(27~30节)

马可八(27~30节)27 耶稣和门徒出去,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。在路上问门徒说,人说我是谁。28 他们说,有人说,是施洗的约翰。有人说,是以利亚。又有人说,是先知里的一位。29 又问他们说,你们说我是谁。彼得回答说,你是基督。30 耶稣就禁戒他们,不要告诉人。

这一段经文可说是马可福音决定性的转折点;是第二部分的真正开始。这一段以彼得在耶稣面前的宣信作为开始的记载是意义深长的。因为耶稣不仅在彼得的宣信以后,清楚地预言他的受苦和复活,并且也从此把重要的教导集中在门徒身上,减少了给众人的教训。这一个重要的改变似乎是策略性的,因为从今以后,耶稣不单是自己要亲自面临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争战,也要逐渐预备门徒的心,去接受这一个给他们最大的考验和令他们最惊讶的事实:耶稣的死和复活。有不少学者怀疑这一段记载的历史性,认为它是初期教会虚构的一幕,目的在于宣告初期教会本身对耶稣的信仰。也有学者猜测说,这是“彼得派”用以巩固使徒彼得在初期教会的崇高领导地位的方法之一。但是,这一些采取怀疑态度以及喜好猜测的学者们,似乎忽略了一些很明显以及重要的事实。一、马可一般上似乎不太注重事件发生的确实地点。但是,在这里,作者却非常肯定地见证事件所发生的地方是耶稣和门徒“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”的路上(八27)。二、虽然彼得的宣信是正确的,耶稣在此(不像在马太十六17~19)并没有给这一个宣信明确的认可或接受(八29)。接下去的一段经文显示,彼得对基督,尤其是他受苦的必要,并没有真正的认识(八32)。这一点,倘若是初期教会虚构的话,简直是对彼得的侮辱,而不是对他的地位和威信的建立。三、耶稣给予彼得极端严厉的责备,说他是撒但。这一点很难使人相信是初期教会虚构的。倘若马可是彼得的代笔人,这一类的虚构更是不可思议了。

假设这段经文和上一段的神迹在时间和地点上有直接关连的话,耶稣和门徒可能是从伯赛大出去向北走。该撒利亚腓立比是腓力希律王所管之地,处于约旦河之源和黑门山腰上,是一片美好肥沃的土地。这城为腓力自己所建,与撒玛利亚境内地中海西岸的该撒利亚城完全不同。耶稣在这个时候向门徒询问有关他自己身分的问题,并非偶然的。因为耶稣的工作,到了现在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一个很重要的阶段:他在众人中宣道、教训、治病、赶鬼多方面的工作已经使他成为“名人”,甚至是“传奇性的人物”了。但是,众人包括他自己的门徒,对他原有的身分似乎还没有正确的认识,只不过是议论纷纷,人云亦云之类的猜测和构想而已。但是,时间对耶稣来说,是很重要的。身为一位有绝对清楚使命感的人,他已经深深地意识到他在耶路撒冷最后的死亡,一天比一天更接近了。跟随他的门徒必须对他的身分和使命有正确的认识。耶稣开始向门徒发出的问题是很普遍性的:人说我是谁?耶稣跟众人的接触既多又广。别人对他的认识、评论和误会,他自己必然是知道的。这一个问题可能是在考验门徒的“耳目”或观察力。

希律王可能就是代表相信耶稣是施洗约翰那一些人。耶稣与先知以利亚的认同,也许是受到玛拉基书四5这一类预言的影响。这些人以为耶稣像以利亚一样,是为耶和华神预备道路的。另外一个理由可能是因为耶稣像以利亚一样,有施行各种神迹的大能。难怪当耶稣在十架上呼喊的时候,旁边站着的人还以为他在呼求以利亚来拯救他(十五35~36)。认耶稣为先知的似乎是很普遍(参阅太二十一11;路七16)。其实,耶稣自己也曾经以先知自居(六4)。这些不同的人对耶稣的认识,虽然都有某一些根据或理由,却不能代表他真正的身分。很值得提起的一点是,到如今还没有人在怀疑他可能就是救主弥赛亚。这一个观察是否表示耶稣一直很成功地隐藏着他弥赛亚的身分?

耶稣从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开始,引门徒到一个个人的问题上去:你们说我是谁?你们在原文是强调性的。其实耶稣所真正关注的,也正是这一个要门徒自己回答的问题,而不是较早的那一个。彼得的回答,既是个人的,也是有代表性的。他常常是门徒中的代言人。你是基督这一个回答是正确的。然而,这一个表面上是正确的答案,并非表示回答者对这一个绝对重要的名号,有真正的认识,以及它用在耶稣身上的各种涵义。假设彼得真是清楚其中的各种涵义的话,他所做的就绝对不是一个寻常的回答,而是一个信仰的告白。

注释 :  基督 希腊原文基督(Christos)这个字是从希伯来文和亚兰文“受膏者”或“弥赛亚”而来的。在旧约,大祭司(民卅十五25)和君王如扫罗和大卫(撒上十1,十六13)都是神的受膏者。这是很广义的用法。在旧约的用法中,甚至波斯王古列也被认为是“耶和华所膏的”(赛四十五1)。然而,在狭义的用法上,旧约的受膏者和新约的基督是特别指以色列所盼望的大卫的后裔,救主弥赛亚(弥赛亚是救世主的意思)。这尤其是指新的弥赛亚国度的君王而言。